首页 资讯 > > 正文

花钱越多越充实?报班越多越心安?暑期天价开销究竟值不值

2023-08-22 09:04:32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近日,“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得家长们纷纷在网上晒出暑期账单,其中花费过万的不在少数。有家长留言自嘲:“每逢假期钱包减半”;还有家长吐槽:“建议缩短孩子寒暑假,‘吞金兽’上学真是省心省力省钱!”

暑期“天价账单”,家长都在为哪些项目买单?是合理支出还是过度消费?家长必须花钱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吗?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调查。

1.贩卖焦虑推高学科补课账单


(资料图片)

“一年级的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差距就拉大”“小学四年级的暑假很危险,不补课就会被碾压”“开学就要初三的孩子,就别再玩了”……

今年暑假还没开始,一些所谓“资深教师”就别有用心地在短视频平台上渲染起“暑假最可怕”,为的是制造焦虑,借机向家长兜售教辅书籍和课程。

7月初,教育部发布了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规定培训机构和媒体不得违规发布校外培训广告,并要求严厉打击暑期违规培训。暑期以来,各地也查处了一批开展违规培训的个人和机构。

监管重拳出击之下,假期补课之风得到了极大扭转。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仍有一些个人和机构用更隐蔽的方式,给家长人为制造补课焦虑,让他们为此而买单。

北京家长刘女士向记者透露,暑假开始,她每天都能接到两三个所谓“名师工作室”的电话轰炸。“电话那头一般都自称机构有‘名师’坐镇,刚好还有几个学科培训班的名额空缺,现在报名就可以为孩子保留补课名额,还可以获得价格优惠。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有名师,但他们说话的口气很能唬人,如果刚好碰到一个为孩子成绩着急上火的家长,很可能就稀里糊涂地报了班。”

“电话推销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营销方式,一些地下学科培训班的营销更加隐蔽,一般家长很难识破。”刘女士告诉记者,有的地下培训班为了扩大招生,会让工作人员假扮成家长,混入网络上的家长群,在群里制造关于学业成绩的话题掀起焦虑,再以家长的名义推荐“自己正在上”的补习班。“一些原本比较佛系的家长,在看到群里激烈的讨论后,可能就动了要补课的念头,乖乖地报了这位‘家长’推荐的培训班。”

来自上海的小学生奇奇开学后即将升入小学四年级。这个暑假,她忙碌地穿梭在3个线上班之间,分别是逻辑思维班、语言拓展班和国学班。“说是逻辑思维,其实就是奥数班;语言拓展就是英语班;国学就是语文课外班。很多培训班换了一个‘马甲’就又开始网上招生。”奇奇妈妈说,“现在不太敢在线下开班,有人会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做营销,开直播跟家长连线,让家长买自己的书或者教辅,在线课程反而是当作赠品来赠送。”光上这3个补习班,就花了将近2万块。“我这个‘孩奴’就是在为补习班老师‘打工’。”奇奇妈妈自嘲地表示。

这些隐蔽的地下补习班,价格到底有多贵?来自浙江某县城的王女士为记者算了笔账。这个暑假,王女士通过朋友介绍,给即将上初三的儿子报了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培训。“语文是200元一小时,线上一对一,一周3次;英语是线下一对一,500元2小时,一周3次。两门课,一个月就要花掉8400元。这对于我们小县城来说算是很高了。”

“‘双减’之后,大部分家长对待学科培训已经相对理性了。但有一部分家长依旧保持着‘万事靠补课’的惯性,不在乎花费多少,不在乎补课效果如何,但求能补上。一些非法的补习机构和个人,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用各种营销手段给焦虑情绪‘火上浇油’,从而达到家长为补习班买单的目的。”北京市顺义区家庭教育特聘专家朱煦一针见血地指出。

2.报班、研学切勿盲从和攀比

“两周足球集训2000元,4天美术书法集训1800元,自然研学营6天6000元,英国夏令营一趟4万多……”这是北京市海淀区二年级小学生阳阳的暑期账单。“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价格高一点没关系,我们就是希望趁着暑假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阳阳妈妈说。

阳阳妈妈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暑假,体育艺术类的兴趣班,亲子旅游,研学、游学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捧。一项针对浙江某地孩子暑假花费的媒体调查显示,兴趣班和旅游占到了孩子今年暑假支出的大头,占比分别为26.34%和24.5%。此外,家长对研学、游学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某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研学产品7月订单量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

网上家长们晒出动辄几千、高则上万的账单,这些投入是否值得?朱煦表示:“在暑假,家长为孩子花钱去报体育、艺术等各种兴趣类培训,带孩子旅游,参加研学,总体而言是值得肯定的。相对于关在教室里刷题和屏幕前上网课,是显著的进步。至少反映出家长们的心态稍微轻松了一点,视野也在变得开阔。”

在现实中,是否家长花了高价,就一定物有所值呢?冲着“清华北大”的名头,来自浙江的杨女士在假期前就为儿子豆豆选定了一个北京名校研学营,5天的价格为5000多元。在研学广告的介绍中,参团的孩子可以进入清华或北大参观,并与清北学子面对面交流。但当豆豆满怀期待地来到北京时,却只是被大巴车拉到了北大的校门口打卡合影,说好的和“学霸”交流也都没了影。“孩子非常沮丧,我们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普通的旅游团也会带游客去清华北大门口打卡,但价格就会便宜很多。”杨女士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课外班和研学旅游的消费上,家长之间也存在盲从和攀比的现象。看到亲戚孩子学了舞蹈体形特别好,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舞蹈;听到朋友孩子去英国旅游很有收获,就也让自家孩子参加英国夏令营——唯独忘了问一问孩子:“你想去吗?”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表示:“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带孩子旅游或研学,一定要注意,到底凭的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家长的兴趣?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做出适合孩子的选择,这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和别人攀比或者仅凭家长主观的想法,盲目地报班和消费,花了钱到头来还折磨了孩子。”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暑期出行中有收获,钱不白花?这是一项十分考验家长用心的工作。孙云晓分享了一个案例。“我有一对北京夫妇朋友,早些年开始就带着一儿一女做假期家庭研学。每次出行,父母都会把出行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结合到一起。比如去长江沿线旅游,就会提前准备好写长江的唐诗宋词;逛北京中轴线,就会提前了解这部分历史地理背景。结果,现在孩子们对历史文化很有兴趣,每到一个城市都是先逛博物馆。这就为孩子们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对他们未来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3.理解和陪伴比大把花钱更重要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的牛牛在今年九月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个夏天,家长常常带着6岁的他去河北周边景区爬山,经过频繁锻炼,牛牛已经能够独立背着自己的装备徒步13公里了。

牛牛自豪地向记者说道:“上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自行车,骑得可远了。”牛牛妈妈解释,前段时间他们第一次带孩子骑行,大半天骑了二十公里,“还是很惊讶的,没想到牛牛可以坚持下来”。

与许多为孩子报名“幼小衔接”班和为孩子支付“天价账单”的家长不同,牛牛妈妈给孩子安排的活动大多是不需要额外花费的。“我们一家很喜欢带他去户外活动,贴近大自然。不出去爬山的话,就去公园遛遛,骑骑车,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交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牛牛妈妈会引导牛牛做一些家务劳动,“他平时会主动帮着收拾桌子、擦地,有时候吃完饭还会帮忙洗洗碗,做得都挺好的”。

聊到开学后的学业问题,牛牛妈妈并不太担心,到了小学,只要孩子注意力集中一些,学习上应该不会比别的同学差。“拥有健康的身心、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家长来说,花多少钱,跟孩子度过假期是否有意义,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孙云晓认为,从教育理念上,家长应该首先意识到,假期生活不是学校生活的延续,而应以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为主。只有多给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当下,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身体锻炼不足、户外活动太少、缺少亲近自然和了解社会的机会、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自主性不足、被动性太强等情况。假期恰恰给了家长一个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机会。”储朝晖表示。

“假期里,家长首先要让忙碌了一学期的孩子获得充足的休息,花时间和精力做一做学习之外的事情。规律作息、走亲访友、参观场馆、陪伴父母、孝敬老人等,都是高质量假期的基础。”储朝晖说,“此外,要让孩子从事更多的户外活动,出力流汗,伸展身体。在广袤天地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被激发,活力与生机才得以蓬勃生长。”

由于大量时间被父母、老师安排,许多孩子都存在自主性欠缺的问题,而假期正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绝佳契机。“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储朝晖解释道,“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主规划、设计活动方案,自主安排时间、督促自己实施,把假期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青少年成长中的关键一环,一个高质量假期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的。家长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学习生活,不盲目跟风报班。学校要深刻理解假期的育人内涵,以适当、灵活的作业设计引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社会要主动参与协同育人,让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切实发挥教育作用。家校社携手,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更好地促进其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的发展,为其形成健康人格和体魄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高质量假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储朝晖表示。(文中家长、孩子名字为化名)

(光明日报记者 唐芊尔 本报通讯员 赵盈乔)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