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根植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2023-08-10 16:04:20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在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的养分,是提振中国教育自信心所必需、提高中国教育吸引力所必需、提高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所必需,更是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所必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如何回答好、实践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实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伟大目标?在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的养分,是一条重要路径。这是提振中国教育自信心所必需、提高中国教育吸引力所必需、提高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所必需,更是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所必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根本土,立足时代,到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的智慧和力量。


(资料图)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根据传统所具有的相传性、继承性和影响性特征来分析,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上,形成并沿传下来了许多被后人继承、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习俗乃至教育行为方式等,这些可以统称为中华教育传统。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指对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并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积极的传统。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事实上,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建设教育强国赖以依存的坚实基础。

首先,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提升这种自信需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很难促进中国教育的繁荣兴盛,就很难完成建成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

其次,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植根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从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的养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办教育的人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办教育;要求研究中国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把握中国国情,围绕培养解决中国问题的人才办教育;要求密切关注中国教育实践中尤其是身边所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从中汲取鲜活的营养;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从中汲取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教育的力量。

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教育传统是当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这个根基需要在新时代加以继承和弘扬,如果丢掉了、忽视了,也就割断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命脉,也就失去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蕴含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智慧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系统回答为什么要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发展教育、如何保障教育质量等基本问题。在中华民族先辈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就蕴含着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可以借鉴的作法与可以汲取的智慧。

从高标准设定培养目标的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智慧。

培养什么人,在我国古代,无论是教育家还是政治家都重视这一问题。总体来看,他们对培养目标的设定境界高远,期待通过教育培养有高理想、高追求、高境界、高素质的人才。孔子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精神境界,能够“修己安人”的“君子”。墨子要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孟子要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荀子培养人的理想目标是“圣人”、“大儒”,“大儒”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是能实现“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圣人”。培养目标设定的高远,在《大学》中有了纲领性的表达,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教育,将人之善性发扬光大,进而由己及人影响他人,使民众向善,能够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在不同的身份阶段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高标准设定培养目标、高标准要求学子的优良教育传统,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使心忧天下、报效天下,牺牲“小我”,捍卫“大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国古代求学精英共同的人生理想。正是这种优良教育传统的不断继承与弘扬,才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形成了为天下奋斗、献身的担当精神,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能够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

从注重全面训练,注重学习态度、学习志向与学习方法训练的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智慧。

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是选择什么内容来培养学子,以达成培养目标。中国古代形成了文武兼习、德艺双修,注重学子全面发展的传统。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教育。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不仅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而且研究整理编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材,作为弟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明确提出,教育要崇实尚用,要学经术、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学武事。清初教育家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时,设置为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等“六斋”,每斋中要学习的内容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之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育内容。从“六艺”到“六斋”等,都表明对学子进行全面培养是教育需要坚守的优良传统。

怎样培养人,需要解决学子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志向引导与学习方法的训练问题。由于认识到学习态度对学子的成长发展具有前提与基础性作用,孔子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还要在学习上有虚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清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强调,学习要有专心的态度,要保持恒心。在学习态度的训练上,荀子强调,“虚壹而静”,要虚怀若谷,要精神专注,要头脑清醒。西汉教育家董仲舒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心猿意马。南北朝至隋朝期间教育家颜之推要求学习者端正学习动机,一切学习都应指向为了使自己的德行完善和实行儒道以利于世间。南宋教育家朱熹强调,学子读书时要“虚心涵泳”,即要有虚怀若谷、静心思考、仔细体会的态度,还要对学问保持一种敬仰的态度。

中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人生志向问题。因此,他们反复告诫学子要立志,要明志。如朱熹《性理精义》所载:“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生志向、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三者的关系,即人生志向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影响学习行为,这种关系的揭示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家也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重视对学子的学习方法训练。孔子告诫学生,在学习上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而时习”,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荀子要求学子学习时要善于“积”,要“锲而不舍”,要“善假于物”。《中庸》则要求学子,学习时要处理好学问思辨行的关系,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颜之推在学习方法上提出了勤学、切磋、眼学即“三学”的主张。朱熹特别重视读书方法的训练,强调在读书时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等等,这些都是在读书治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今天对我们仍有指导作用。

从“有教无类”不拘泥身份施教的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智慧。

有教无类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传统。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办学方针,一方面说明作为教育家的孔子胸怀宽广包容;另一方面说明“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与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平民,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影响深远,汉朝太学的非正式生大都是出身寒微且有志于学习的人,有些学子甚至边读书边做工,属于“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面向积极向学的所有学子,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在科举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也可以看成是“有教无类”思想的一种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教育主办者一般坚持的是为统治者需要培养人才的立场,为光宗耀祖培养人才的立场,但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之为人的人格养成、为了人之成人来办教育的。他们较好地处理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重视修己达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使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个体、群体和国家三者关系的处理中实现了统一。

从为人师表、严格要求与选配教师的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智慧。

人类最早是靠父母、靠长辈、靠老者来培养人的,随着学校出现、教育专门化之后,主要靠教师即专门从事教育的人来培养人。基于培养人之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价值与作用的认识,在中国古代一般人不可以为师。荀子认为教师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其一,教师是“礼”、“法”的化身,教师能够“正礼”,因而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其二,教师的作用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治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其三,教师能够改变学子的不良品性,“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因为教师作用巨大,因此必须尊师重教,这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礼记·学记》提出“择师不可不慎”,并提出“择师”标准:第一,“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第二,“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第三,“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强调,教师要是严师,因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还强调教师要有志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随着人们对教师发展及其影响认识的不断深化,西汉思想家扬雄提出了“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观点。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教师要正言、正行、正教。由上可见,在中国古代形成的为人师表、堪为模范的教师标准要求,具体表现在教师德行要高,学问要好,教法要妙,对教育的情感要深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为师者应修炼达到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植根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现有教师与后备教师的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以“强”师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我们的先辈对教师标准、对教师选配、对教师为人师表、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艺术的严格要求,对当下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习教育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教师风范和高尚人格,对于培养现代教师的教育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教育风范和高尚人格,经过历代教师的传承发展,已经积淀为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和稳定的教育品质,这种传统和品质应该在现代教师身上得到弘扬和升华。

二是继承弘扬人才培养等优秀教育传统,在建设教育强国中以“强”人为根本。

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是“强”人,即通过教育培养强健的中国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本领的人。先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追求的刚强有力、自强不息,自省自律自觉、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充满生命的活力,等等,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人才应具有的内在品质。在新时代,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奉献的人,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识丰富、能力高强、意志坚定、善于创新的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抓住培养强健的中国人这一根本。

三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多元化办学的优秀教育传统,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以“强”校为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强”校为基础,要将现有学校办好,促进学校均衡高质量发展,成为人民群众认可的高水平强校,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高水平强校。只有众多的“强校”出现在中华大地,建设教育强国才有底气,成为教育强国才会让人服气。

如何建设“强”校?首先,要坚守学校之本,坚持学校是培养人之专门机构这一根本,将学校办成学校。在这一原则下,具体要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规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办学规律。其次,建设“强”校,需要构建学校发展的竞争机制。一方面,社会力量办学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从举办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比较完备的社会力量办学体系,社会力量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但仍需要集中力量创办有特色的高水平“强”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的分层分类管理,政府在守住“有学上”这一底线的基础上,要鼓励学校的特色发展与高水平创建、学校之间开展高质量办学的竞争、学校办学的国际化视野等,这对于建设“强”校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鼓励支持教育工作者对中华优秀教育传统进行当代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以“强”创新为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历程中,从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营养,关键是要实现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在培养新人的过程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具有的合规律性、可继承性,为新时代的教育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即使在被有些人认为具有保守性的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也富含鼓励创新、重视培养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思想。诸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诸如“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鼓励学生提问的思想。诸如要求“可则因,否则革”的改革思想等。这些都是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进行教育创新、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需要加以继承与弘扬的。

建设教育强国,强调创新的要义,就是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要把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作为突破口,要把激发教育者、办学者的创新活力作为关键,使广大教师与校长能够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程斯辉,作者系湖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二级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