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雍正的前半生:富贵逍遥的生活

2023-02-02 01:10:49 来源:文史碎片 分享到:

雍正帝出生在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公元 1678年12月13日)。其父是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康熙皇帝玄烨,而其生母乌雅氏只是一个普通宫女,在康熙的众多妃子中,既不受宠,也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

康熙是历史上四百多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他八岁登基,六十九岁死去,在这个至高无上的皇位上整整呆了六十一年。


(资料图片)

他的皇子之多,也就可以想象。据史书记载,康熙从十二岁开始不断生儿子,到长大成人,载人史册的就多达二十四个。胤禛的实际排行是老四,人称“四阿哥”

胤禛的三个兄长,老大名叫胤禔,比胤禛大六岁,是惠妃那拉氏所生;那拉氏的哥哥明珠很厉害,不仅是康熙朝前期的功臣,又是国舅爷,一度被康熙宠信,直到后来帮着胤禔争太子位出了事,才丧失大权。

老二胤礽,比胤禛年长四岁,是康熙的原配、正宫娘娘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亲生子,也即古人说的嫡长子。他的出身应当说最高贵,但在后来的争斗储位中也数他最倒霉。

老三胤祉,长胤禛一岁,为荣妃马佳氏所生。这个兄长和胤禛有些地方很相像,他也是康熙朝后期储位有力的争夺者。

仅从年龄和出身讲,胤禛在这些皇子中的地位是不上不下。不高不低。这是个尴尬的排行,对他成年以后的政治活动有利也有弊。

胤禛满月时,专管皇帝家务事的宗人府事先送了一些吉利的字眼拿给康熙过目,玄烨挑了一个“禛”字,意思是说“以真受福”。所以胤禛的全名是爱新觉罗·胤禛。胤是康熙皇帝每个儿子名字中都要带的一个字,后来胤禛成了皇帝,为了避他的讳。其他的皇子统统改成了允字。

胤禛的幼年,不是由生母抚养长大。此乃清代宫里的习惯,常常是把皇子交给皇室的家奴或者别的妃嫔代养。如康熙皇帝,小时候就是由父皇顺治的家奴,曹雪芹的祖上曹寅养育的。

胤禛生母出身平凡,但是他的养母佟佳氏身份却十分的不一般,这对后来胤禛的成长和政治地位很有作用。

皇帝的生母,清朝的开国元勋佟图赖的女儿。她的父亲佟国维官至一等公,又是康熙的舅舅,亲上加亲。因此后来康熙也很宠信佟佳氏和他的父亲佟国维。将佟佳氏从贵妃一直封到皇贵妃,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去世的前一天,又册封为皇后。

佟氏家族在清代前四朝显赫到了顶点。全家人在这四朝一共出了两个皇后,一个贵妃和两个驸马。在朝为官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当时人送给他家一个外号“佟半朝”。佟氏家族真可以说是满庭高干,代代富贵。

这样的家族同胤禛生母的家族相比,真是无法比的,但佟佳氏没能给康熙生个儿子,所以也很高兴收养胤禛,对胤禛自小也非常疼爱。

所以无论从感情还是从利益上出发,胤禛都更亲近他的养母。以至于做了皇帝后,不承认自家的亲娘舅,而把佟国维的次子隆科多封为舅舅。

雍正在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是十分好的。因为康熙皇帝不仅很重视皇子的教育,给他们配备高水平的教师,还建立了一套科学而严密的皇子教育制度,时常亲自打听皇子们特别是太子的学习成长情况。

皇子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各种礼节。胤禛上学之前,就由专人负责,教导他宫内的各种礼节规范。

六岁的时候,胤禛开始正式上学。每天清早黎明之前,当大臣们还在睡梦里时,太监就把胤禛叫起来,打着白纱灯,送到上书房上早课。胤禛的课程表和其他皇子一样,也是每天排得满满的。早上开始上课,主要是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然后练习书法、作文、填写诗词;下午还要学习满文满语、蒙文蒙语;下了语言课,到操场上练习骑马、射箭、使用火器。夏天还要学习游泳,直到太阳西下才允许放学。每年除了元旦、端午、中秋、皇帝万寿节和自己的生日外,天天不停课。

康熙为胤禛挑选的老师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或大臣。比如教四书五经的大学士张英,人称理学名臣。而满语教师徐元梦,则号称是满人中的第一学问家。胤禛最喜欢的老师是顾八代,胤禛-人学起就给他启蒙,教他读书认字,背诵名篇,以后胤禛回忆起他时还十分怀念,自称同顾八代“与共朝夕,讲论忠孝大义,研究经书至理,肫诚周至,获益良多”。

康熙皇帝自己也经常过问皇子的教育,有时朝政不忙,康熙帝自己还为皇子们讲课。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他们进行测验或考试,有背诵,有骑射,因为他要求皇子们文武双全,不许偏废。

看一下明代的皇室教育,就更能看出清代教育的成功。明朝的皇子往往十几岁才进书房学习,每天也就听老师讲一会儿课,就放学回宫,同太监宫女们嬉戏玩乐,许多皇子后来当了皇帝,都像傻瓜一样。一问三不知,更不用说自己亲自教育皇子了。

胤禛在这种严格而全面的教育指导下,知识日渐丰富,学问日渐精深。他不仅通晓诸子百家,历朝典故,还写得一手好字。登基以后,他亲自书写朱批谕旨,教育臣僚。议论政事,动辄就会引经据典,有时洋洋洒洒,一口气可以写几千字,见解深刻周详,思考全面具体,这都受益于早年的教育。

除此以外,胤禛还练了一身武功,当然不可能有传说中的那么传奇,更称不上是武林高手,但是能说明他不是个文弱的皇帝。

待到皇子渐渐长大,一天天懂事以后,康熙就时常把皇子们带出深宫,让他们陪同自己四处游历,以便让他们广泛地了解社会,了解民生民情,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阅历,而不是像明代的皇子那样,整天在深宫中和太监宫女为伴,一点都不知国生民情、百姓疾苦。

胤禛九岁的时候,第一次随康熙出宫,到塞外打猎,此后几乎每年陪同康熙出巡。三十岁之前。他的足迹已经遍及大江南北。

通过这种活动,胤禛不仅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河形势,水陆交通,地方吏治,还通过观摩,学习了康熙的为政之道,治国之术,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巡游之外,胤禛年轻时代参加的政务活动主要有:打猎,祭祀,朝佛,治河,领军以及稍长之后康熙委派的一些临时事务。他少年时曾在一首《热河闲咏》的诗中写道:

一人临塞北,万里息边烽。

这句诗表面上是赞颂父皇康熙,实际上也抒发了他本人君临天下的野心与抱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胤禛十九岁时,康熙亲自率兵再次征讨蒙古准噶尔部叛首噶尔丹。这次军事行动,成年的皇子差不多都参加了。胤禛负责统领八旗中的正红旗。但是刚刚出师,就因为从前方传来了清军在昭莫多大获全胜的好消息,只好班师回朝。虽然并没有真正指挥作战,但这次军事训练对于年轻的胤禛也是一次有益的锻炼。

皇子长大了,就不能老在宫里生活,按规矩,要封个爵位,让他自立门户,这就是开府。开府不光意味着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更自由一些,同时也表明可以娶妻生子,参与政务。

胤禛是二十二岁开府的,据传他开府以后,就广泛交接绿林豪杰,侠客高僧,密谋夺储,还发明了一种叫“血滴子”的杀人凶器,这种圆形的利器内藏尖刀,可以用机关控制,乘人不备,兜头罩住,更能把人头割下,然后用化骨火毁尸灭迹。传奇传奇,总是越传越奇,很难令人置信,姑妄说之,姑妄听之罢了。

总的看来,即位以前的胤禛过的是和其他皇子一样富贵逍遥的生活,主要是读书学习、游历四方。

因为史书记载的简略,关于胤禛的前半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想象而不是事实。假如胤禛后来没有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三个皇帝,我们今天对他的了解将十分可怜,就像历史上很多普通的皇子一样。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