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小城来到北京亦庄教书,Brian学成语、读古诗,听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
“好奇心和热爱把我带到中国”
Brian在28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北京的亦庄。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Brian发现,在中国生活越久,想要探索的就越多。
2017年,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旁边的小城马尔登(Malden)的Brian McGrath在北京亦庄做了一年的英语老师,按计划回到家乡后,他发现,“那里的生活仿佛停滞了。”他开始怀念中国街头热气腾腾的美味小吃,还有白雪掩映下的故宫红墙。没多久,他重回北京亦庄,继续教书、学中文。
兴趣从未消减,只会不停增长。那个孩童时代在美国家乡的中餐馆里固执地研究筷子的男孩,现在开始学成语、读古诗,还听起了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在他中国的同事眼里,这个美国人已经“把中国文化融进日常里”。
“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Brian的家乡马尔登是一座安静的小城,那里生活着不少华人。16岁开始,Brian就在当地图书馆工作,他的中国同事很热情,向他介绍粤式点心、中国春节,还告诉他,“我的国家真的很好,你应该去看看。”后来,Brian考入大学,主修英文,也选了两学期的中文课,心想着,“万一哪天去了呢?”
终于,在28岁的时候,Brian真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来到北京的亦庄。其实,在海外教学一直是他的梦想,2016年10月,毕业5个月后,给他安排工作的人说,“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2019年国庆节前夕,Brian参与学校组织的合唱表演。
起初,Brian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时,他对这个城市仅有的一点儿了解,来自于有限的电视节目。那些画面里,北京有着一个大城市最该有的样子,钢筋水泥密匝匝扎进柏油路面,街道上人头攒动。
北京确实很大,但是又跟电视里的不太一样,来到这里后,Brian惊喜地发现,这里到处可见宽阔的公园,即便高楼林立,草和树也成丛、成片地生长着,想要亲近自然,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Brian说,他第一次来北京时,大街上外国人的面孔比现在要“稀奇些”。有路人拉他合影,或者在公交车上偷偷拍他,去长城等景点的时候,也有人主动走过来和他交流。Brian能理解那份好奇心,但有时还是难免尴尬。
但回头再看,Brian却感激这样的经历。他说,“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很紧张。我也从来没想过,当你和身边人看起来不一样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然而在中国,即便他“看上去不一样”,人们对他也很友好。和朋友在雍和宫附近溜达时,有茶馆老板主动攀谈,还邀请他们免费喝茶。
“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按照此前的规划和合同,2017年10月,Brian回到美国,回到了家乡马尔登。
像在北京一样,去超市买糖果,他都习惯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付款,直到发现收银员一脸的疑惑,他才意识到不对劲。和朋友一起玩,他最爱说的两句话是,“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当我在中国的时候……”
他甚至还成为了当地的中国文化传播大使。当时,Brian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学校开始了新的工作。一次,学校举办“国际日”活动,邀请来自各国的学生展示本土文化。学校里没有中国人,曾在北京生活过的Brian就成了代表。他做了一张海报,贴了几张在中国拍的照片,介绍了不同的食物和烹饪方法,上面还有一个红包,介绍了春节的习俗。
“我意识到我做了错误的决定,不该回来。”没过多久,Brian开始找新工作,申请签证。2018年8月,Brian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亦庄。这里的变化很快,一年前离开时曾经荒芜的地方,已有一座大商场拔地而起。
11月,书法文化博物馆,Brian展示和老师一起写的毛笔字。
“一来到这儿,就感觉很激动。”作为外国人,Brian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都是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从学习使用从未用过的App,到学习一门语言,再到了解该去哪里玩。”微信成了他最常用的软件,家人和朋友也都下载了微信来联系他。
适应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胃。路边烟火气十足的小吃总让他兴奋。工作单位不远处,小推车上摊起热气腾腾的煎饼,羊肉串 “滋滋”冒油,“像是一场街头派对。”周末的时候,他特意早起,走路去吃油条,喝豆浆。
有一段时间,他天天去超市里买凉皮,“凉的面条,美国是没有的。”
“他对这里的文化有了解,也愿意接受,并融入进日常里,让自己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同事李元琨说道。他向Brian介绍过不少节日背后的传说和习俗,每逢端午节,他总能碰到Brian买粽子,春节的时候,Brian的门口也一定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
5月1日,Brian在兰州品尝兰州牛肉面。
好奇心与热爱
目前,Brian是北京市中芯学校六年级的一名英文老师。“确保学生们听懂了我所讲的”,是Brian的教学信条。课堂上,他举例子、带大家做游戏、玩头脑风暴……用各种方式来传输新内容。
平时看到有的同学说话不注意分寸,或者用不礼貌的词汇描述伙伴“很胖”,Brian也会严厉指出,“不要刻薄,要彼此尊重。”
“我是英语老师,但不止于此,我想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Brian说道。
课堂上,也常有学生告诉Brian一些中文词汇。Brian认为,孩子们也是他的老师。
在北京亦庄发布的《外国人在亦城》视频里,学生们还教他念古诗,Brian一字一句地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中国这些年,Brian走过很多地方。看了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的熊猫基地,吃了火锅,给太原的亭子古建筑拍了不少照片,去年中秋节,他还去看了一场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
这是Brian体验中国文化的方式。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在Brian眼里,北京融合了古老和新兴,“总是有新的东西出现,但也有历史的、传统的,比如胡同。”冬天下雪时,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盯着故宫的抢票系统。
今年34岁的他,依旧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东西。想看京剧,看看演员脸上的油彩;想像很多大爷一样,在公园里打太极。
他对中国的兴趣,似乎从未减弱一分。小时候,他在美国家乡的中餐厅,第一次从宣传单页上知道了十二生肖,他并不太明白,但兴奋地大喊,“我是个兔子!”拿起桌上的筷子,包装上印着使用说明,一双小手试图控制两根木棒,Brian努力又笨拙地自学用筷子夹菜。
“我一直觉得,大概是因为从孩童时代到学生时代的好奇心与热爱,尽管中途有些曲折,我最终还是来到了中国。”
新京报记者 彭冲
【编辑:于晓】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